摘要: 作者: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共上海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袁秉達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內(nèi)外、國內(nèi)外發(fā)表的重要講話、談話或文章中不時引用毛澤東同志的詩 ...
作者: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共上海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袁秉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內(nèi)外、國內(nèi)外發(fā)表的重要講話、談話或文章中不時引用毛澤東同志的詩詞,深刻揭示了富有時代氣息的中國精神。在新中國誕生70周年之際,從歷史和現(xiàn)實的時空融通、思想性和藝術性的有機貫通等角度深入研讀,具有重大的啟示和意義。 一字之改 2013年5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參加共青團“實現(xiàn)中國夢,青春勇?lián)敗敝黝}團日活動。在展廳里,看了航天成就展,聽了“蛟龍?zhí)枴陛d人潛水器介紹,習近平總書記高興地說:“上天入海,這就叫‘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蓖6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為即將出征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航天員壯行,并點贊航天英雄“展現(xiàn)了中國人‘敢上九天攬月’的豪情壯志”。 這兩處詩句化用自毛澤東同志所作《水調(diào)歌頭·重上井岡山》中的“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1927年10月,毛澤東同志帶領秋收起義的隊伍初上井岡山,創(chuàng)建了我國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開辟了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 毛澤東同志對革命圣地井岡山和“井岡山道路”情有獨鐘,先后圍繞同一主題一連寫下了三首不同詞牌的詞作:《西江月·井岡山》《水調(diào)歌頭·重上井岡山》《念奴嬌·井岡山》。其中,“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和“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是被人們引用最多、影響最大的經(jīng)典名句之一,傳神地表現(xiàn)了新社會人民當家作主、建設幸福美好生活的豪邁氣概與建設現(xiàn)代化強國的雄心壯志。 習近平總書記吟誦的“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把原作的“可”字改為“敢”字,一字之差,大不相同!翱伞保饧纯梢曰蚩赡;“敢”,指勇敢和果敢!案摇弊之旑^,敢想敢做、敢說敢為,氣魄宏大、力重千鈞,旨在鼓舞和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勇?lián)厝危迅谊J敢試敢干作為科技創(chuàng)新的強大引擎,不斷攀登新的高峰,再創(chuàng)新的輝煌。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出自毛澤東同志所作的《七律·到韶山》。習近平總書記不僅用“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來描述我們黨和人民經(jīng)過28年浴血奮戰(zhàn)和頑強奮斗,實現(xiàn)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且善于化用這一詩句來弘揚新時代的革命精神與英勇氣概。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蘭考,要求向焦裕祿學習,弘揚“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斗精神,鼓勵全黨全國人民發(fā)揚“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壯志豪情,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2015年11月27日,在中央扶貧開發(fā)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脫貧攻堅戰(zhàn)考驗著我們的精神狀態(tài)、干事能力、工作作風,既要運籌帷幄,也要沖鋒陷陣。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定信心、勇于擔當,把脫貧職責扛在肩上,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拿出‘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攻堅克難,乘勢前進! 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春節(jié)團拜會上再次引用“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激勵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為幸福美好生活而奮斗。他指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也是一種幸福;奮斗是曲折的,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我們要始終發(fā)揚大無畏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 在引用“敢教日月?lián)Q新天”時,習近平總書記還善于聯(lián)系當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提出了開辟“新天地”的期望。他鼓勵廣大青年“要勇于創(chuàng)業(yè)、敢闖敢干,努力在改革開放中闖新路、創(chuàng)新業(yè),不斷開辟事業(yè)發(fā)展新天地”。他認為,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高度自信,“我們就能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zhàn),就能堅定不移開辟新天地、創(chuàng)造新奇跡”。從援引“日月?lián)Q新天”到“開辟新天地”,進一步凸顯了新時代建設幸福美好生活的凌云壯志和高度自信。 二次論道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大型展覽時,引用毛澤東同志的兩個詩句,兩次論“道”。 第一出現(xiàn)的是“漫道”,即“雄關漫道真如鐵”。此句出自《憶秦娥·婁山關》,是遵義會議歷史關頭誕生的杰作。這次會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標志著我們黨從幼稚走向了成熟。 遵義會議后,紅軍再克婁山關、重占遵義城,取得長征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毛澤東同志興之所至,留下佳作。“雄關漫道真如鐵”的對句是“而今邁步從頭越”,形象傳遞出我們黨帶領紅軍和人民邁開腿“從頭越”的堅實步伐和剛強意志。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中國夢的“昨天”時引用這句詩,意指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不斷奮起抗爭,終于掌握自己的命運,開始建設自己國家的偉大進程,充分展示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 在談到中國夢的“今天”時,又引用了“正道”一詞,即“人間正道是滄!。此句出自《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成詩的背景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1948年秋,全國解放戰(zhàn)爭進入第三年,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zhàn)役結束后,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搖搖欲墜,蔣介石一方面在長江設防、負隅頑抗,另一方面放出“和談”空氣。為了深刻揭露國民黨的“和談”陰謀,1949年1月1日《人民日報》全文發(fā)表了毛澤東同志撰寫的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同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當天深夜,毛澤東同志欣然提筆創(chuàng)作此詩。 習近平總書記引用此詩,意指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結歷史經(jīng)驗、不斷艱辛探索,找到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以“人間正道”妙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必由之路,是符合歷史規(guī)律的必然結論,體現(xiàn)了走自己路、圓中國夢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的高度統(tǒng)一。沿著這條大道走下去,實現(xiàn)中國夢的“明天”必定是“長風破浪會有時”。 場境決定心境,心境決定語境,語境決定意境。習近平總書記引用毛澤東同志詩詞的奧妙之處就在于,兩次論“道”都緊扣民族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充分展示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和以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 三句連用 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新征程上,不管亂云飛渡、風吹浪打,我們都要緊緊依靠人民,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把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yè)推向前進!贝颂幗舆B化用的三句詩詞,都源自毛澤東同志寫下的“建設詩篇”。 第一句“亂云飛渡”,是“亂云飛渡仍從容”的縮寫,前半句是“暮色蒼茫看勁松”,出自《七絕·為李進同志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當時,國內(nèi)經(jīng)濟形勢比較困難,國際上的政治施壓、經(jīng)濟封鎖以及孤立和威脅依然嚴峻。面對挑戰(zhàn),毛澤東同志賦詩一首,表達了中國人民正義凜然、從容不迫的英勇氣概與精神定力。 第二句“風吹浪打”,是“不管風吹浪打”的縮寫,出自《水調(diào)歌頭·游泳》,后半句是“勝似閑庭信步”。這首詞作于社會主義全面建設的高潮之中,反映了經(jīng)受大風大浪考驗和藐視一切困難的意志品格。 第三句“只爭朝夕”,出自《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這首詞最具震撼力和沖擊力的名句是“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其中,以“世事急”呼應“光陰迫”,以“爭朝夕”反襯“萬年久”,風格雄渾,催人奮進;“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更是為人廣泛吟誦和引用。 習近平總書記連用這三句詩,表達風格上言簡意賅、朗朗上口,起到了一點就通的效果。面對國際風云變幻,我們要振奮精神、積極應對,緊緊依靠人民,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一步一個腳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推向前進,努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這是對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最好紀念。 |
官方微信
手機APP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