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李珺:從“扶貧媽媽”到“大青山的女兒”李珺,中共黨員,現任內蒙古自治區(qū)興安盟突泉縣突泉鎮(zhèn)黨委副書記。2014年,時任興安盟突泉縣婦聯副主席的李珺主動請纓,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來到雙山村。在那里,李珺遇到一對姐 ...
李珺:從“扶貧媽媽”到“大青山的女兒” 李珺,中共黨員,現任內蒙古自治區(qū)興安盟突泉縣突泉鎮(zhèn)黨委副書記。2014年,時任興安盟突泉縣婦聯副主席的李珺主動請纓,作為駐村第一書記來到雙山村。在那里,李珺遇到一對姐弟,父親離世,只留下患病的爺爺和母親。李珺倍感焦急,她將年邁的爺爺安頓在孩子們的姑姑家,又將他們的母親送進醫(yī)院治療,隨后把兩個孩子接到自己家里照顧,在那之后,相繼又有3個貧困家庭的孩子寄住到了李珺家,李珺也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扶貧媽媽”。 2019年,李珺到太平鄉(xiāng)任人大主席,她再次主動申請到大青山村作駐村第一書記。在那里,她組建志愿服務隊,與村干部和黨員一起清理街巷衛(wèi)生,讓大青山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她辦理貸款330萬元扶持大家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聯系采石場投資20多萬元,將通村土路修建成砂石路,為大青山村主干路鋪上了油路……大青山村由原來的落后村成為現在的樣板村、先進村,李珺也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大青山的女兒”。在擔任突泉鎮(zhèn)黨委副書記期間,李珺訪遍全鎮(zhèn)1326名黨員和2205戶貧困戶,發(fā)動黨員建設富裕美麗鄉(xiāng)村,用行動改變了貧困村的落后思想,帶領村民過上了幸福富裕的生活。2021年6月,李珺被中共中央表彰為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 典例應試: “扶貧媽媽”李珺,在駐村幫扶工作期間,視貧困戶的孩子如己出,把他們接到自己家中照顧,幫助他們完成學業(yè);視貧困百姓為自己的親人,聯系黨員,團結群眾,在建設美麗鄉(xiāng)村的道路上留下一道最美的風景線。她的身上展現了新時代共產黨人把理想信念化為行動力量的政治品格和先鋒形象。 示范作答: 黨員干部要爭做“一線”的忙干部。農村發(fā)展是整個社會全面發(fā)展的基礎。而農村發(fā)展的關鍵在人,在農村第一線工作的黨員干部是沖鋒在一線的主力軍。從返鄉(xiāng)扶貧奉獻青春的第一書記黃文秀,到把貧困百姓當做自己親人的“扶貧媽媽”李珺,再到為脫貧攻堅事業(yè)鞠躬盡瘁的時代楷模黃詩燕,他們都在駐村工作中擔任著領頭雁的角色。如今,在鄉(xiāng)村振興的大道上,同樣離不開基層干部的支持。農村田間地頭是廣大群眾的期望,也應該是廣大干部大展身手的“主戰(zhàn)場”,黨員干部要爭做“一線”的忙干部,與群眾一道擼袖實干,做好新發(fā)展階段“三農”工作 |